郭显德博士传奇  曲拯民

二次大战前,烟台和青岛是山东省仅有的两个重要的港口。烟台还不如青岛大,也不够繁荣,但烟台开埠比青岛早四十年。它由于三面环山,又处于山东省东北隅,附近的县份多山地,初期运输惟赖人力和罗马,经济发展缓慢。1900年德租州湾,筑胶济铁路,此后青岛逐成为山东省的主要港口。到了民国时代,烟台始筑长途汽车路通潍县(潍坊),六十年代前后,才筑路和胶济铁路相接。

鸦片战争,中国被迫订立南京条约(1842),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五处;英法联军初破天津,后破北京,烧圆明园,中国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1860)加开五埠,包括登州(蓬莱)。唯因该地滩长水浅,两年后始经李鸿章口头的承诺,将开放的区域东展一百华里外的芝罘(Chefoo系开埠后的译音)。芝罘系海岛,秦始皇三度登此山上,幷又刻石为记。年久湮远,海沙的冲积,近代的芝罘岛已有沙滩和陆地相联,于是对面的陆地一带亦被称为芝罘。明朝洪武末年为防倭寇和远东半岛的契丹人,始在此设军垦,筑城,命名“奇山千户所”幷在其北伸入海的小山上设烽火台,此后此地便被称为烟台。

古代齐国的疆域虽连山东省的尖端,但那些多山地区极少居民,到了隋朝,登州开始建城幷封王于此。那时其东所谓登州府治之区仍然人烟稀少,民生雕敝,智识不开。当1862年烟台正式开埠时,仅有十三个山庄和渔村存在加上那个千户所的小石城,人口不过数千。及至黄河屡次改道运河淤塞以后,此地成为南粮北运之路,地方始见繁荣。烟台千户所应是和“戚家军”有关系的,因为祖籍安徽的戚家被封为“世袭登州卫佥事”。但不知何故,戚家的后裔今日不在烟台,都在其东的戚海。这可能由于明亡清兴,戚姓人恐惧报复,逐相率东逃的结果。

烟台开埠以后,西方国家在此开设领事馆,商人和传教士也接踵而来,其中有一美国人,年二十八岁,宾州Washington-Jefferson大学毕业后又在Princeton神学院毕业获护神道学博士学位偕新婚的妻子一同乘机帆船自纽约启行,时在1863年,正是南北大战的末期,那船为避南方的战舰,沿美东北海岸驶行,入北大西洋,南下非洲海岸,于好望角停留,直航澳洲北部,入菲岛区域,遇暴风雨,几乎沉没,航程165天吃尽苦头,终到上海,再换船到烟台,那时登州已有其他传教士在,唯因无人肯租给房屋,大家一同住在一间已荒芜废用的观音堂里。这一位新来的传教士名叫Hunter Corbett,译名郭显德。他夫妇在登州苦读中文,约一年后择地烟台。承他在宾州的父亲和美国长老会多处的支援,他在烟台郊外西南方的毓璜顶山下找到几处合宜的梯形麦田,本属山上的庙产。他说服了庙方的主持,重价购买下来,大兴土木,初建住宅和招待所,次建学校及礼拜堂,于是烟台第一家小学于1866年成立了,先收男生,次及女生,学制六年,后来又设中学,四年制。多年后,应社会的人才需要,设英文专校,最后两校合幷,在高中以上设商业专门,成立益文商业专科学校,商专三年制,正在升格大学四年制,逢上日本侵华战争。五十年代益文的南校园成为山东省立烟台第二中学,是华北的重点中学。2003年秋季始业加上在市内加设的分校,学生数目是:初中32班,2305人,高中52班3448人,共有学生5753名。

郭显德为启发民智在烟台创设第一间,也是日本占领烟台前仅有的博物院,因此该院座落在那条即命名博物院街,即后来的市府街。郭公逝世后有渐衰落像,废于五十年代。

郭夫人为学生设诊所,先及学生的家人,后及市民。因诊所而设医院,于是得到美国长老会多处及个人捐款的支援,设立了“烟台毓璜顶医院”,病院90,后来加设了护士学校,直到中日事变,毕业生约150名。今日此医院已设病床60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规模医院之一。

郭显德一生功在山东省东北部,历五十五年,他有创设小学四十年的记录,于福山、牟平、楼夏、莱阳、即墨、胶县等地,因此在义和团之乱时期,有此口号,流行民间,“外国人不杀郭显德,中国人不杀赵斗南。”赵斗南是郭显德的学生,读毕神道学,被按立牧师,他一生广行善事,因此令誉播四方,连义和团人也为之心折。

郭显德两度在山东省主持救灾工作,光绪帝明令嘉奖,颁给“双龙章”一座,目前郭家在美国的第四代人存有清廷赐予郭显德花翎两只。烟台史志办公室存有书册确据:民国三年,袁世凯颁给郭显德“嘉禾”章一座。

郭显德逝于1920年,享年八十五岁。下葬前,在烟台毓璜顶长老会堂(后来改称为中华基督教会,今日为大烟台市区,辖下有十三个县市,档案保存所)遗体静卧棺内,周围满布白色鲜花。当时我是个五岁小学生,曾随学校队伍行经棺前行注视礼。礼成后下葬于百码外的“美国公墓”,其时毓璜顶一带可说人山人海,志哀送葬者有各国领事,各界代表,市民,同僚学生等,人数不止千人。

八十年代中国开放,我联络烟台市委两人,原为同学,加上在海外各地的尊长和同学,自电话或书写取得资料,加上前在烟台工作的美国传教士,教员和医生的第二代所存的文件、书册等,我于1985年写出幷出版了“烟台毓璜顶医院护士职业学校”,印200本,系“非卖品”,各早经送完,费用自出,邮资在内,不肯收取分文,读者大都是海外同乡同学,约有半数寄至大陆。第一本书仅61页,但有插图60,第二本书有155页,插图143张。藉此,我将地方最重要的历史(教育)保存了下来。当时为此有感:人虽年老,但仍有一点生存上的价值。

1994年医院编写80周年纪念册,委员会取拙作为蓝本,宠予“顾问”名义;学校于1996年举行130周年校庆,我收集资料及旧照片幷46页寄赠。

郭显德下葬的“美国公墓”在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时期被破坏,棺木被焚,尸骨无存,碑石被砸,料郭墓亦遭池鱼之殃。今日何曾想到当年有一位深具大义不知名的人氏为纪念这位劳苦功高的美国传教士胆敢将他的墓碑运到山上原为省立八中后改为警备司令区的院中一角妥为保存至今,而卒为烟台地方史志办公室所发现?这座墓碑的保全和发现我认为是一奇迹。

我对烟台史志办公室所可贡献的是拙作两本,自开埠到抗日战争为止,美国传教士、教员、医生等有关文章八件及旧照片五十多张。该办公室于今年年初起向四万多地方学者征集意见,欲编写地方史,主题分成八类,其中一项是历史人物,郭显德被选。其他六外已久闻于地方者为元朝的丘处机;明朝的戚继光,他以保境安民除倭寇闻名于历史;王懿荣,清末国子监祭酒幷团练大臣,是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于八国联军破北京时,与夫人一同自尽;张弼士,创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徐镜心,同盟会员,是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死于袁世凯之手。其他理,卢二君未曾有闻。

郭显德的墓碑显然已稍被破坏,石色和刻字较暗,拍照难识,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刘铭伟着人做出拓片,始易辨识,今抄如下:

“郭公显德大美国名教师也

遵救主圣名远涉重洋来烟台

五十六载传福音足遍山东

如巴拿巴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

历阴阻而不顾置生死于度外,

作盐作光济世济人

设教与学成绩昭著,施洗信徒不下三千

今牧师功圆果满驾返天国

其衢范遗训永垂不朽。

圣经有云:有智慧具备训众归善者,必辉光若天、明耀若星、永世弗替”

主历一千八百三十五年十二月生一千九百二十年一月七日终

碑的另一面是英文:

HUNTER CORBETT

Born at Leatherwood, Pennsylvania

December 8,1835

Died in Chefoo, January 7,1920

MISSIONAATY FOR FIFTY SIX YEARS

They that turn many to righteousness shall shine as stars for ever and ever

此碑将重树在毓璜顶山上的公园里。“烟台精华”己经出版,共216页,英汉对照,郭公传记占五页半。

百余,此后便开启了传福音之门。今以郭公为例,至少一般来自美国的传教士绝非“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传教来达成文化侵略或做间谍工作”。先前之谬解和控诉可得昭雪。那些不同今日时代的人,很有当代林肯总统所持守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更是遵照了基督耶稣的“爱人如己”的教训。凡工作嘉惠本国同胞者可视作寻常,唯舍自己全为异邦人者则非常人可及。郭公一生的牺牲和成就试问在近代的历史上究可数出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