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达文西密码》

                  哈 隆 文

         (一)这本书的来历

 

  《达文西密码》(The Da Vinci Code)是一部英文小说,2003年在美

国出版发行,曾在书市上成为畅销书,作者也大大获利。这部小说是从意大利

弗罗伦萨画家达文西(又译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写起,直写到这幅

画中的所谓秘密被解释为止。作者所谓的画中的秘密,是指画中坐在

主耶稣右边的那位长发的门徒,说这个门徒是暗示抹大拉的马利亚(参见:

太27:56;可15:40;路23:49;约19:25)。然后作者以

《乃哈马迪文集》(The Nag Hammadi Library)中所收存的伪经诺斯

底福音书Gnostic gospels)为根据,来证明主耶稣可能曾经与抹大拉的马

利亚结婚,并且说他们的后代可能住在法国。

  作者根据的《乃哈马迪文集》,是由1945年在埃及的乃哈马迪地区发

现的一些文字残片编辑成的,其中也有一些诺斯底派福音书的残片。这个文集

在1977年,被译成英文。诺斯底派本是一个二元论宗教,后来诺斯底派的

思想侵入了基督教,就形成了基督教诺斯底异端。据说圣经使徒行传第8章上

提到的行邪术的西门,是第一个诺斯底派的成员。西门后来说他自己是神,他

的妻子是个妓女,却说成是外邦女神海伦(Helen)的化身。西门的门徒撒马利

亚人米南德(Menander)后来在叙利亚传播诺斯底的理论。诺斯底派在早期的

基督教中逐渐形成了异端教派之后,他们开始在教会中提倡一种神秘的宇宙生

成的知识,诺斯底就是指这种知识。他们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得救,要看他有没

有这种知识,他们拒而不讲主耶稣的救恩,他们否认主耶稣是道成肉身来的,

他们也赞成当时流行的幻影说,这种异端认为主耶稣是没有实体的,像

幻影一样,这就完全否定了圣经上主耶稣道成肉身的真理。

  这些诺斯底异端的谬误早已被当时的教父(使徒们离世后,最早主持教会

的人)批判过,如奥古斯丁,游斯丁,爱任纽,克莱门德,特土良,和奥瑞根

都写过批判的文章。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过诺斯底异端的文字材料,一直到了

1945年在乃哈马迪发现了诺斯底异端的文字记录以后,我们才真正明白了

教父们所批判的内容。现在《达文西密码》的作者,居然把诺斯底的异端邪说

又抬出来,把它们变成了攻击主耶稣的工具。

 

         (二)这部小说所提出的问题

 

  这部书为什么写成小说,而没有写成研究报告?因为作者是借着小说中的

几位历史和宗教学者之口,来表达他自己的思想,这样做可以不负责任,只表

示一种因为是小说,信不信由你的态度,这正是说明人是诡诈的。但

是,书中提出的问题,却是十分严重的,可能绊倒许多软弱的人。作者在书中

设立的主角提宾(Teabing),和朗顿(Langdon)是作者的主要代言人。

  第一,书中关于抹大拉的马利亚的事,主要是从《乃哈马迪文集》中的诺

斯底伪福音书来的(Gnostic gospels)。什么是诺斯底福音书?就是诺斯底派

的人藉用主耶稣门徒们或使徒的名字写成的伪福音书,也叫做伪经

Apocrypha),如藉用腓利,多马,马利亚,彼得等名字写成的伪福音书。

  作者在小说第五十八章上,引用了腓利福音上的一段话:

  救主的同伴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基督在所有的门徒中更爱她,常与她亲

   嘴。其余的门徒因此受伤害,他们表示不赞成,对主说:为什么你爱

   她胜过爱我们大家呢?’”

  作者认为这是他的最有力的证据,用来证明主耶稣与抹大拉的马利亚是夫

妻关系,因为他说:在那时代,同伴就是配偶的意思。这件事在

圣经四福音书上从未记载过。因此,作者是借用这个伪经的邪说,向圣经的权

威性提出挑战。他相信伪经说的,不相信圣经说的,这是问题的根源。

  第二,这里进一步的问题是:新约圣经是否有权威性,和为什么那些伪经

没被允许纳入圣经正典。

  有的人认为诺斯底的福音可以和新约圣经相提并论,实际上诺斯底福音书

并非出自真正主耶稣的门徒或使徒之手,是在圣经四福音书问世后一百年才写

成的,这样的伪福音怎么能见证主耶稣呢?

  圣经路加福音在谈到圣经福音书的作者时,写道:有好些人提笔作书,

述说在我们中间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

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

道都是确实的。(路1:1-4)

  这里所说的就是新约福音书具有权威性的证据。新约四福音书和保罗书信

在第一世纪已经定型。使徒彼得曾证实说: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

着所赐给他的智能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

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书一样,就自取沉沦。

(彼后3:15-16)这足以见证,当时保罗书信已有正式的文字材料流传

  再有,保罗在提摩太前书5章18节上引用了主耶稣的话,这个引言是出

自路加福音10章7节。这足以证明保罗已经读过路加福音,新约福音书已经

成为文字材料。

  从最早的教父的文章中看,他们所引用的新约圣经包括四福音书,使徒行

传,和哥林多前书。这说明在第二世纪新约圣经已被广泛使用。根据教会历史

记载,约在公元130年,四福音书和13封保罗书信已经在教会中作为正式

权威著作。公元180年,教父爱任纽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的四福音书,和现在

的四福音书的次序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相信,现存的新约圣经是最有权威性

的。

  关于新约圣经的权威性,从十九世纪自由神学兴起以来,他们一直想把水

搅浑,各种异端邪说都跳出来攻击圣经的权威性,当乃哈马迪残片被译岀以后

,各种异端人士,包括一些有名的神学教授,如获至宝,他们用早已被教父拒

绝了的诺斯底异端,来否定圣经的权威性。他们不是要做什么史料的考察,他

们是要为他们的不信找出根据。《达文西密码》这本书的一个实际目的,

就是要吹起不信之风,使人对圣经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让人去相信一些伪

经,相信一些想象的而实际上又不存在的原始材料(叫作Q,见注)。弟兄

姊妹们,我们要小心,不要受骗!

  第三,耶稣基督的神性是由尼西亚会议选举决定的吗?

  在《达文西密码》第55章当中,作者借古艺术研究员提宾的口说:

把耶稣确定为神的儿子,是在尼西亚教会会议上决定的,是经过提议并被

选举决定的。作者追随着现代不信之风,不但要否定圣经的权威,还要否定

主耶稣的神性。书中不断的重复说:耶稣只是一位先知一位伟大而有

权势的人物不过是个普通人等等。这是《达文西密码》所要达到的另

一个目的。

  尼西亚教会会议在公元325年在尼西亚召开。当时由于亚流异端

Arianism)正在流行,在教会中造成分裂。亚流异端主要的错谬是:他认为

主耶稣是受造的,不是神,和父神不是同一个本质;又认为耶稣与父神不是同

等的。当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了防止教会进一步的分裂,就召开了有

318位主教参加的会议。为了使教会在基督论上统一认识,驳斥亚流异端,

会上就通过了《尼西亚信经》。信经中说:

  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之前为父所生,出于神而

   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受造,与父一体,

   万物都世借着祂造的;祂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因着圣灵,并

   从童女马利亚成肉身,而为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于十字架

   上,受难,埋葬;照圣经第三天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将来必

   有荣耀再降临,审判活人死人;祂的国度永无穷尽。

  信经上所说的都是关系到我们信仰根基的大事,所以,这个信经是极其重

要的。尼西亚信经是一次信仰告白,不是选举决定的。参加会议的主教们

在同一个圣灵里,对主耶稣基督有了共同的认识,而后写成信经,这不是凭人

的智能能写出来的,怎么能说是由选举确定下来的呢?保罗说:若不是

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说耶稣是主的。(林前12:3)人能认识主,

都是圣灵的工作。这一点,《达文西密码》的作者是不能明白的。

  从教会历史上看,传讲主耶稣的神性,不是从尼西亚会议以后才开始的。

为了抵挡异端,各教会早已在公元300年初,就已经在强调传讲主耶稣的神

性,这就使尼西亚信经的产生有了实际的基础。

 

           (三)简短的结论

 

  《达文西密码》这本小说,或许可以叫做异端教义小说。我们应当吸

取的教训是:今天的敌基督思想,已经不只是靠着异端的理论来传播,而且也

借着电影,图画,小说,戏剧,歌曲等手段来传播。这就提醒我们,如果我们

在信仰和真理的建造上根基不深,如果我们没有更多的属灵的经历,我们就可

能被异端摇动。更不用说,如果我们处在一种睡眠状态中,头脑中全然没有属

灵争战的意念,那不是很容易受欺骗吗?求神怜悯我们,让我们永远活在儆醒

的状态中;也求神赐给我们识别诸灵的恩赐,使我们能识别是非。

 

注:Q 是德文Quelle 一字的字头,意思相当于英文sources,是指一种假设的

福音书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其实并不存在,是从现有的福音书倒推回去,从

对观福音书找出耶稣的言论(sayings)对观福音书是指马太福音,路

加福音,和马可福音。如果那些sayings在三本福音书上都有的,他们就猜想

这是从马可福音来的,因为马可福音写得最早;如果那些sayings在马太福音

和路加福音上有,而在马可福音上没有的,他们就猜想一定是根据另一个叫作

Q 的材料。这完全是出于人的假设,而且Q早已被自由神学家定规为只限于

sayings,不包括耶稣所行的神迹,和耶稣的复活。因为他们否定一切超自然的

神迹,否定耶稣的神性。(2004年9月)